发布日期:2025-09-07 15:16 点击次数:157
众所周知,上世纪30年代民国曾耗费巨资,从德国分两批进口了48门150毫米榴弹炮,组建了两个重炮团。组建目的是能够压制日军的最新式150毫米榴弹炮(九六式),以及战时封锁长江江面。不过从德制150重炮团的实战表现看,其作用远达不到预期,从实用性看还不如买75山炮、81/120迫击炮。今天仅从成本角度出发,看看建设一个150重炮团的费用可以组建多少个75山炮营。
sFH18式150毫米榴弹炮
先说一下单个重炮团的建设费用,一种说法是高达2088万法币,抗战前夕法币与大洋兑换是1:1,也就是2088万大洋。要知道上世纪20~30年代的北京,一个大洋可兑换1200多文铜板,当时北京一家普通茶馆的饭菜,一顿饭只需要几十个铜板,一个手艺娴熟的厨师月薪在8~10个大洋之间,而一位资深教师的月薪则在15~20个大洋左右。因此,2088万大洋确实是一笔巨资了。
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2088万大洋不单是采购大炮的费用,还包含每门炮1000发炮弹的费用,还包括配套的炮车、牵引车、炮瞄设备等费用。另外需要说明是——采购的48门150毫米榴弹炮有两种,24门为32倍径,另24门为30倍径,两者价格不一样,32倍径炮更贵!32倍径150毫米榴弹炮是为国府定制的,最大射程达到15公里,而30倍径的最大射程只有12公里。2088万大洋这个数字应该是炮十团的建设成本,炮十团装备的是150毫米/32倍径榴弹炮。
Sd.Kfz 6型半履带牵引车
据相关资料记载,德制150毫米/32倍径榴弹炮的价格(含1000发炮弹)为117000美元。1936年美元兑换法币的官方汇率为1:3.3,换成成法币为3861000元,24门炮则为9266400元(接近1000万)。并且由于民国不能生产150毫米榴弹炮炮弹,后续又追加购买了不少炮弹,达到2000发/门。此外,150毫米榴弹炮很重,骡马无力牵引,只能使用机动车牵引,开始订购的是履带式牵引车(Sd.Kfz 6型半履带牵引车),后来发现维护保养跟不上,改成六轮卡车(亨舍尔T33G1型)牵引。
这些车辆可不便宜,履带式牵引车的单车价格为56000马克,后降至48900马克;而六轮卡车的单车价格14000马克,后降至13750马克。1936年,1德国马克约等于0.4美元。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一门大炮可不是只配备一辆机动车就能够满足的,炮弹也需要车拉,另外还需要备车。国府为24门150毫米/32倍径榴弹炮采购了36辆履带式牵引车和12辆六轮卡车。36辆履带式牵引车和12辆六轮卡车的采购费用除以24,再按汇率换算一下,就是36400美元。
博福斯M1922式75毫米山炮
我们再看看75毫米山炮的价格,不同型号的价格有所不同。如果是采购瑞典博福斯75毫米山炮的话,单门炮价格为16000美元,不过炮弹另外计算,一发炮弹20美元,每门炮带1000发炮弹的话费用为36000美元。计算一下可以得出,购买24门150毫米/32倍径榴弹炮的费用可以采购102门博福斯75毫米山炮,一个山炮营12门炮制的话,可以组建8.5个山炮营。
如果是采购法国施耐德75毫米山炮的话,以陈济棠采购数据作为参考。广东的陈济棠在德国军事顾问林德曼的建议下,向法国订购了40门施耐德M1923式75毫米山炮,同时订购的还有52门施耐德M1928式75毫米步兵炮和4门施耐德M1919式105毫米山炮,共花费了1000万元。因为广东用的是银毫和大洋券,所以这1000万应该是大洋券,1936年大洋券和大洋的汇率是1.44比1,换算一下为694万大洋。换算成美元的话,大约为229万美元,只有24门150毫米/32倍径榴弹炮采购费用的62%。
施耐德M1923式75毫米山炮
施耐德M1923式75毫米山炮的采购单价约为23000美元,含部分炮弹(200发),如果是1000发/门的话,单价将提升到39000美元。购买24门150毫米/32倍径榴弹炮的费用可以采购94门施耐德M1923式75毫米山炮,可以组建7.8个山炮营。
从实用性角度考虑,购买75山炮更实用,抗战时期一线部队更需要75毫米山炮的火力支持。国府购买德制150毫米榴弹炮更多是一种象征,存在性多于实用性。在实战中,150重炮团是日寇飞机的重要关注对象,很难从容射击。即使与日寇炮兵对阵,射程上也不是日寇150毫米加农炮、105毫米加农炮的对手。加上炮弹无法自制,打掉一发少一发,开战后也不可能从德国补充。
上一篇:幼儿园血铅后续:园长正脸照曝光,添加颜料超两年,怀孕老师躺枪
下一篇:没有了